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

孔子教育兒子說“不學《詩》,無以言”,《詩》和說話有什么關系呢?
1個回答2024-01-29 12:06
孔子認為,《詩》的基本性質和功能是抒發(fā)人的情感,通過興 起人的喜、怒、哀、樂等自然情感,使之得到進一步的升華,從而 培養(yǎng)人的德性。
孔子教育學生有什么特點
1個回答2024-02-16 16:55
孔子注重因材施教
原文:
子路問:“聞斯行諸?”
子曰:“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聞斯行之?”
冉有問:“聞斯行諸?”
子曰:“聞斯行之?!?br/>公西華曰:“由也問,聞斯行諸?子曰,‘有父兄在’;求也問聞斯行諸,子曰‘聞斯行之’。赤也惑,敢問?!?br/>子曰:“求也退,故進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?!?br/>譯文:
有一次,孔子講完課,回到自己的書房,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一杯水。這時,子路匆匆走進來,大聲向老師討教:“先生,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,可以立刻去做么?”孔子看了子路一眼,慢條斯理地說:“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,怎么能聽到就去做呢?”子路剛出去,另一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,恭敬地問:“先生,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么?”孔子馬上回答:“對,應該立刻實行?!比接凶吆螅魅A奇怪地問:“先生,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?”孔子笑了笑說:“冉有性格謙遜,辦事猶豫不決,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。但子路逞強好勝,辦事不周全,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,三思而行?!盵
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?
1個回答2022-09-20 11:43
有教無類,因材施教等
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
1個回答2024-12-12 10:11

孔子的教育思想:

1、關于教育作用:提出“庶、富、教”的觀點,認為人口,財富,教育是立國的三個要素??鬃诱J為教育對國家穩(wěn)定、社會的發(fā)展有作用。

2、關于教育對象:他提倡“有教無類”,創(chuàng)辦私學,廣招學生,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,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。

3、關于教育目的:致力于通過教育培養(yǎng)一批“士”和“君子”以完善人格為教育的首要目的。

4、關于教育內容:“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?!蔽氖侵肝幕R—“六經”:詩、書、禮、易、樂、春秋。行、忠、信是道德行為規(guī)范要求。不足之處在于缺少自然科學知識和勞動知識內容。在孔子的教育內容中,道德教育內容占有重要地位,文化知識學習是為道德教育服務的。

5、關于教學方法: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“有教無類”“經邦濟世”的教育觀,“因材施教”“啟發(fā)式”的方法論,注重童蒙、啟蒙教育。

6、關于道德修養(yǎng):在道德修養(yǎng)方面,他提出樹立志向、克己、踐履躬行、內省、勇于改過等方法。

7、關于教育原則: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。

孔子教育學生的故事
1個回答2024-01-22 07:07
孔子和子夏的故事

孔子是最知名的老師,天下的許多英才都千里迢迢地拜他為師。有一天,孔子收了一個新的學生,叫子夏。子夏看到孔子后,非常吃驚,因為孔子看起來是一個普通的老頭子,論相貌,并不英俊瀟灑;論身材,也不壯碩;論談吐或聰明,也只是普通而已。

子夏就想:“我的老師是天下最有名的良師,可是看來并沒有什么特異之處呀!會不會是傳言太過頭呢?”子夏又反觀自己的同學,個個幾乎都是人中的龍鳳,有許多人身材相貌比老師英武得多,還有一些談吐和聰明也不輸給老師。

子夏想著:“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這些人既已比老師優(yōu)秀,又何必從各個國家千里迢迢、翻山越嶺地來追隨老師呢?”

有一天,他實在忍不住了,就跑去找老師,問個明白。他跪在老師的身邊,急切地提出問題。

子夏問孔子:“老師呀!您覺得顏回的為人怎么樣?”
孔子知道子夏的心思,就說:“猜培握顏回的仁義比我好。”

子夏:“那么,你覺得子貢為人怎么樣?”
孔子說:“子貢的口才比我好多了!”

子夏:“那么,子路的為人又如何呢?”
孔子說:子路的勇敢遠遠的勝過我呀!”

子夏:那么,子張的為人又如何呢?”
孔子說:子張的為人莊重是我萬萬不及的呀!

子夏本來是跪著的,這時吃驚的跳起來,說:“老師!這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問題。這些學生都比您好,為什么他們要拜在你的門下學習呢?”

孔子笑了起來,說:“來,你不用跪著,也不用站著,坐下來,讓我告訴你。顏回的仁義心很強,但是不知道變通;子貢的口才很好,但是不夠謙虛;子路非常的勇敢,但是不懂的退讓;子張為人莊重,但是和人合不來中亮。

這些學生,各有所長,各有所短,我可以看出他們的長處和短處,發(fā)掘他們的優(yōu)點,改善他們的缺點。他們雖然都有比我強的地方,卻并不是完善的,這是他們一直跟著我,不愿離開我的原因?。∷霊c”

不只是師生之間是這樣,父母與子女、上司與下屬不也是這樣嗎?天下沒有完美的學生,也沒有完美的子女或部屬。如何激發(fā)潛能,使優(yōu)點長處得以發(fā)揮,并改進缺點,彌補短處,才是教導者的責任。
關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四字成語?
1個回答2024-01-25 16:46

總的教育思想: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 1立志有恒 2.克已內省 3、改過遷善 4、身體力行 5、溫故知新 6、學思并重, 7、學以致用 8、舉一反三 9、因材施教,

讀了孔子教育這個小故事,我想到了
1個回答2024-01-25 08:23
這些學生,各有所長,各有所短,我可以看出他們的長處和短處,發(fā)掘他們的優(yōu)點,改善他們的缺點。他們雖然都有比我強的地方,卻并不是完善的,這是他們一直跟著我,不愿離開我的原因??!”
不只是師生之間是這樣,父母與子女、上司與下屬不也是這樣嗎?天下沒有完美的學生,也沒有完美的子女或部屬。如何激發(fā)潛能,使優(yōu)點長處得以發(fā)揮,并改進缺點,彌補短處,才是教導者的責任。
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?
1個回答2024-11-26 16:42

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“有教無類”、“經邦濟世”的教育觀,“因材施教”、“啟發(fā)式”的方法論、注重童蒙、啟蒙教育。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(tài)度,要謙虛好學、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,以便“溫故而知新”、新知識引申拓寬、深入,“舉一而反三”??鬃拥赖陆逃闹饕獌热菔恰岸Y”和“仁”;在道德修養(yǎng)方面,他提出樹立志向、克己、踐履躬行、內省、勇于改過等方法;“學而知之”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;主張不恥下問、虛心好學的同時,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;同時還必須“學以致用”,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。擴展資料孔子最早提出啟發(fā)式教學。他說:“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(fā)。”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,并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(fā)和開導,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。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,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征。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,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,培養(yǎng)出了德行、言語、政事、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??鬃訜釔劢逃聵I(yè),畢生從事教育活動。他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。不僅言教,更重身教,以自己的模范行為感化學生。愛護學生,學生很尊敬他,師生關系融洽,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。

有些教師說,他們沒學過教育學、心理學,但照樣教了幾十年的書,還有的老師說,孔子沒有學過教育學、心理學...
1個回答2024-01-31 04:00
正確答案:
該觀點是錯誤的。因為:
(1)這些教師認為沒有教育理論,一樣可以進行教育實踐,他們都忽略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密切聯系。歷史經驗告訴我們,沒有實踐依據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,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。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踐,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摸索,更有效率地實現教育目的。
(2)教育理論對于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意義都十分重大。從理論功能上講,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釋教育現象、指導教育實踐、推動教育改革,為學習其他相關學科提供堅實的理論根基;從實踐意義上講,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樹立科學的教育觀、提高教育質量、總結經驗、探索規(guī)律。
(3)孔子是個實踐經驗非常豐富的教師,他不僅擁有經驗,還有豐富的教育理論?!安粦嵅粏?,不悱不發(fā)”“學而時習之”“溫故而知新…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”等,都是孔子總結教學經驗而提出來的教學理論,這些理論反過來直接指導了教育教學實踐。因此,真正重視教育實踐的人,是不應也不會輕視教育理論的。
【命題立意】考查對教育理論知識重要性的把握。
孔子的教育思想對當代有哪些借鑒意義
1個回答2023-01-22 16:45
有類無教,因材施教
熱門問答